為什麼「專業的正確答案」,不一定就是你的滿意

為什麼「專業的正確答案」,不一定就是你的滿意

髮型師眼中的「正確答案」和客人覺得的「剛剛好」,其實常常是有落差的。

我們髮型師常常會覺得,「剪裁線條很漂亮」或「比例很完美」,
這些技術上的標準就是「好髮型」…

但客人真正想要的,往往不是這些。

就算技術再好,如果沒符合客人的期待,其實也沒有意義。

說實話,就算剪得再完美,如果讓客人覺得「跟我想的不一樣」,
那就不算是個「好髮型」。

比起技巧,最重要的是「有沒有真正理解對方的期待」。
如果這點沒有傳達好,就算做得再細緻,也無法讓人滿意。

當客人說不清楚「我大概想要這種感覺」時,
能夠去想像那個模糊的感覺,就是髮型師的職責。

「自己在家無法重現的髮型」,對客人來說就不是好髮型。

有時候會聽到客人說:「在沙龍看起來很好看,可是回家後就弄不起來了…」

這代表,就算剪得好、造型也好,對客人來說卻是「不好用的」。
那樣的髮型,還是沒用。

我重視的不是「被服務的感覺」,而是「我自己也能做到的感覺」。
這樣每天都更輕鬆,心情也會變得不同。

其實「自己覺得稍微有整理」的程度,反而是最適合自己的樣子。

我們常常會太在意細節,
但客人追求的可能只是「今天感覺還不錯」的那種自然感。

完美的設計當然重要,但稍微整理過、自己也能操作的造型,
才是真正「適合你」的樣子。

重要的不只是技術,還有溝通和想像力。

客人的真心話,其實不只是「髮型」的問題。

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清楚地說出「我想要怎樣」。

「不知道自己臉型適合什麼」、「早上很趕沒時間整理」
這些生活中微小的不便,反而才是他們真正在意的。

我們的工作,就是不要錯過這些細節,並真誠地回應。

最後。

髮型不只是外表,
它其實反映出「你想怎麼對待自己」。

適合自己、好整理、能讓心情變好一點,
我很希望能陪你一起創造這樣的「剛剛好」。

如果你心裡有點猶豫、不知道該怎麼做,也沒關係,歡迎來聊聊。

「我不知道適合自己的髮型是什麼」
「去髮廊會緊張,不太敢說出想法」
都沒關係,你非常歡迎。

我是一對一的接待方式,會慢慢聽你說,
不用在意旁人,請放鬆地來找我吧。

「一位穿著白襯衫、捲髮的男子,站在紐約摩天大樓的背景前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