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這個長度對嗎?」— 當你猶豫時,可以思考的方向

剪頭髮的時候,有沒有曾經猶豫過「應該剪到哪裡好呢?」
想剪短一點,但又有點不安。
也在意別人怎麼看,自己也拿不定主意。
其實,「長度」這件事,比想像中還難拿捏。
只差1公分,印象就會改變
以波波頭為例,
- 耳朵有沒有露出來
- 脖子有沒有露出來
- 瀏海稍微加寬一點
只要這些小細節,就可能讓人說「感覺變得不一樣了呢!」
所以,即使只是「想稍微改變一下」的要求,也絕對有它的意義。
我在諮詢時常問的一句話
當客人問到長度時,我常常會這樣問:
「你覺得現在的長度如何?」
從這裡我可以了解,像是:
- 覺得太厚重
- 頭髮綁起來會有痕跡
- 希望更容易把頭髮撥到耳後
這些都是來自日常生活中的真實感受。
所以我認為,不只是幾公分的問題,
而是「你想成為什麼樣的自己」的探索時間。
讓你剪完之後,能說「這樣很好」
為了做到這一點,我會做幾件簡單的事:
- 一邊確認長度一邊慢慢剪
- 說明「剪到這裡會變成這樣喔」
- 不會勉強改變太多
我最重視的是「你自己覺得合不合適」。
所以也會根據情況慢慢做細部調整。
希望你能這樣看待剪髮
「適不適合」當然重要,
但「是否剛剛好適合現在的你」,或許更重要。
如果你感到猶豫,我們可以一起思考。
其實,在剪髮之前那段時間,才是真正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