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失去頭髮而領悟的「幸福」──一位顧客教會我的事

十年前,一位顧客被診斷出罹患癌症。
因為接受化療的關係,他的頭髮全部脫落了。
據說當時頭上連一根頭髮都沒有。
現在,那位顧客過得非常健康。
疾病已完全康復,頭髮也如過去一樣重新長得濃密整齊。
如果沒說出來,根本看不出他曾經有那樣的過去。
但對我來說,那位顧客的過去不僅是「髮型」,
更是一種「生活方式」,深深地打動了我。
懂得擁有頭髮的「珍貴」的人
那位顧客定期來我的沙龍整理髮型。
每當進行諮詢時,
他總是充滿興奮地說:
「這個也不錯」「啊,那個也很棒」「我也想試試看這個」
他完全不在乎流行或他人眼光,
只依據「自己此刻的心情」和「是否適合」來選擇髮型,
自由自在地享受設計。
有白髮?
「那我來染成藍色好了」「紅色也不錯」
彷彿連白髮都成為一種「樂趣」。
有自然捲?
「這裡的波浪比較強一點」
「所以我想要設計一個能展現這種動感的髮型」
不否定自己的髮質,而是思考如何善用它。
就像這樣,他完全接受自己的頭髮、外貌與個性,
而且還能「享受」這一切。
我覺得這真的非常了不起。
曾失去一切的人的堅強
失去所有頭髮的經歷,
我無法完全想像其中的恐懼與掙扎。
但那位顧客並沒有被過去束縛,
相反地,他全力以赴地享受當下這一刻。
即使有自然捲、即使有白髮,只要還有頭髮就是幸福。
正因為他有這樣的感受,所以總是樂觀地接受各種建議,
並在鏡子前露出燦爛的笑容。
每當我看到那樣的他,
我就再次感受到「做髮型這份工作真的很偉大」。
不是看「沒有的東西」,而是看「擁有的東西」
人總是容易把目光放在「自己沒有的東西」上。
頭髮多:「想要削減一點份量」
頭髮少:「希望變得濃密些」
有捲髮:「想要拉直」
直髮:「想要有點蓬鬆感」
當然,實現這些願望也是我身為髮型師的工作之一。
但在那之前,該如何善用自己已經擁有的「素材」?
如何去愛自己的頭髮?
那位顧客教會了我這一點是最重要的。
我今後想繼續傳遞的事
身為一位美容師,我當然會持續精進技術,
但我更重視的是「透過頭髮讓人生更豐富」這件事。
每當遇到像那樣的顧客時,
我總會重新被提醒,也從中獲得成長。
我想傳達給閱讀這篇部落格的各位的是:
「光是擁有頭髮,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」
不論年齡,
即使是稀疏的頭髮、白髮、自然捲,
能夠透過自己的頭髮來表達自己,
這本身就是一件很棒的事情。
最後
我希望來到我沙龍的每一位顧客,
都能「更加喜歡自己」地走出店門。
抱著這樣的心情,我每天拿起剪刀。
頭髮不只是身體的一部分,
它是那個人生命的一部分。
正因如此,我想更真誠地面對每一位顧客的頭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