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哪裡開始剪,決定髮型的完成效果

「可以剪成跟這張照片一樣的髮型嗎?」
這是在美容院中常見的要求,但事實上,即使看起來一樣的髮型,最終效果還是可能會出現細微差異。
為什麼會這樣?
其中一個答案是:「從哪裡開始剪髮」。
剪髮的起始位置會微妙地影響到成品的平衡、質感與形狀。
第一刀成為「基準點」
例如,當你想剪出明顯層次並讓頭頂更有動感的髮型時——
如果從兩側或後方開始剪,頭頂的頭髮可能會比預期長且更厚重地保留下來。
相反地,如果希望頭頂不要剪得太短,那麼從頭頂開始剪可能會很難保留原本預期的長度。
最初剪的那一點會成為整體長度和平衡調整的軸心。
正因如此,第一刀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。
根據「最重視的地方」決定剪髮順序
剪髮的起點不僅是設計上的基礎,對顧客的心理來說,也是帶來安心感的起點。
例如,如果顧客說:「我覺得後腦杓很重」,我會盡可能在一開始就處理那個區域。
如果對瀏海有困擾的顧客來店,我會先從瀏海開始剪。
先處理他們在意的地方,並讓他們看到成果,就能讓顧客感到:「今天這個髮型可以安心交給這位設計師了。」
從顧客最在意的部位開始整理
當然,剪髮的技術層面很重要,但我更重視的是讓顧客感到放鬆、能安心地坐在椅子上。
因此,我認為在開始技術操作之前,先整理好顧客的心情是必要的。
我會先剪下顧客最在意的部位,並確實塑形。
然後以那個設計為基準,再調整其他部分的長度與整體平衡。
這看起來或許只是個小細節,但對顧客而言卻能帶來極大的安心感。
在剪髮這件事中,「從哪裡開始剪」其實是理解剪髮本質時非常重要的核心點。
但能從一開始就意識到這一點的人,其實並不多。
多數日本人手藝很靈巧,很會剪假人頭。
但能讓真人感到開心的剪髮技術,卻完全不同。
為了實現真正的個人化髮型設計
剪髮不只是把頭髮剪短,更是為「那個人」量身打造設計。
因此,「從哪裡開始剪」這個順序也有其深刻含義。
不是照著教科書剪。
也不是照著照片剪。
而是根據「你的頭型」、「你的心情」,連剪的順序都量身訂做。
這就是我所認為的「個人化髮型設計」。